《电影原声带:《后天》》
|
演唱歌手 | |
发行时间 | 2004-06-13 |
发行公司 | 未知 |
语言总类 | 国语 |
《后天》場面浩大、氣勢恢宏的預告片成功地將觀眾吸引到電影院裡。這得益於數字特效。特效是電腦的,但是特效背后的想像力是屬於人的。當某一個人,或某一群人將本屬於他或他們的想像力,借助於電腦,通過艱苦努力使之展現在銀幕上時,屬於某一個體的經驗因此就在某種程度上具有了全人類普遍經驗的性質,而人類的共同經驗也因此得到拓展和深入。 當大多數人腦海中“全球變暖將引發災難性后果”還停留在概念層面時,《后天》用逼真的銀幕形象將這種“災難性后果”呈現。它的“意義”或許並不深刻,但它對人的震撼卻不是一兩句空洞的說教所能比擬的。於是這種極其逼真的體驗轉化成現實的行動———引發了新一輪環保熱潮。在美國,民主黨代表人再次就布什政府的環保政策發出猛烈抨擊,其矛頭直指布什,指責他拒簽《京都議定書》是為了維護國內大財閥的利益而罔顧全人類的利益。 就影片本身而言,相對於之前的很多災難片,《后天》做出了新的嘗試: 其一是情節出奇鬆散,大體上仍然按好萊塢電影“建置———對抗———結局”的模式安排,但仔細推敲,它和一般商業電影一條主要矛盾一貫到底的做法大相徑庭。建置階段的主要矛盾是霍爾教授關於天氣的預言帶來的非議,然而對抗階段的筆墨卻都花在了描述人們如何逃生上,結局階段的重心又落在了霍爾教授奮不顧身對兒子的營救過程。主要矛盾的頻繁轉移分散了觀眾的注意力,但避免了一個圓熟的故事,少了許多匠氣。各色人等在天災面前的言行構成浮世繪,人性的光輝也因此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其二為了表達更深刻的人文內涵,影片主動放棄了能立竿見影地吸引觀眾的情節。霍爾教授執著地要見兒子,並非因為有什麼實際的幫助,隻是父子情深,更重要的是一諾千金。在《庄子》裡,也有“尾生抱柱而死”的故事。霍爾和尾生都代表了一種超越世俗的品格。將冒死踐約設計為人物行為動機,相比“最后一分鐘營救”,具有更高層次的文化意義。 災難片並非視覺奇觀的羅列,它千方百計地渲染突如其來的災難,同時要維護人類在面對一個不可知的未來時的脆弱信心﹔它要無情鞭打人類在安逸環境裡養成的惰性和盲目心理,同時還要張揚可能被巨大災難激發出來的光輝人性。災難片其實就是在這中間小心翼翼地走著鋼絲,而《后天》就走得相當成功。
|
|
|